南方气温最近疯狂下降,有些地方甚至飘起了鹅毛大雪,南方人在冻哭的边缘“疯狂试探”,小伙伴们简直要被冻得emo了!

要说最惨的还是咱们这些“少女们”,姨妈造访那一刻真是“冰冻三尺”飞流直下!
一个字:痛!痛!痛!



 
俗语说“十女九寒”,也就是说很多女性的体质容易偏向寒性,宫寒也就是胞宫寒冷,这个词在中医学里面是约定俗成所独有的。


宫寒不是病,不调能要命!

关于宫寒这个问题,现代女性普遍存在,区别只在于深浅轻重。宫寒似乎不太被认为是病,因为它没有像疾病那样激烈明显的症状,就好像怕冷的人,怕冷不是病,由于冷导致的咳嗽感冒才算是病。可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,尽管宫寒连病都不算,但论到宫寒之危害,那是许多疾病比不了的,女性如对宫寒视而不见,一点不关心,也不调理,这恐怕是很要命的。

中医说“百病起于寒”,超过半数的妇科病都与宫寒有关。宫寒不仅影响女性身体健康,影响女性的健康和美丽,导致气血不畅、脸色蜡黄、下腹坠涨、疼痛,甚至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妇科病发生,像是盆腔炎、子宫内膜异位症、痛经、阴道炎、产后腹痛等等...

甚至还会影响女性后代的生育,子宫温度偏低,是不适合胎儿生长的,怀孕了也容易流产,即便宝宝顺利出世,他的健康比起其他宝宝往往也要差一大截,先天体质弱,易生病,一出生就路途坎坷。

湿寒瘀滞 非一日之寒!

关于宫寒的形成原因并不复杂,总的来说,主要有两大根源:一源于内在,一源于外在,或者说一种是天生的,一种后天人为的。

第一种为天生体质内寒:比如有些人,先天体质不太行,存在肾阳虚的情况,体内“阳气”不足,体质虚寒,那么这种情况,就可能导致天生的宫寒,从小就畏寒怕冷、经常独自凉痛。


第二种是生来体质正常,但因为后天受到外界寒邪侵袭,也会导致宫寒。

此类宫寒一般是因后天原因,在不知不觉间积累而成。一些不良习惯是女性发展成寒性体质的源头原因,比如喜欢贪凉玩水、长期住在潮湿寒凉的地方,或者说就是经期喜欢吹空调,吃冰冷的食物,冬天爱美、穿着单薄也会导致外来的寒邪凝聚胞宫。

二者中,第二种更为常见,因为大多数女人的子宫一开始是温暖的,作为孕育生命的地方,身体对子宫的照顾也很周全,有盆腔保护,有足够的气血供养,还有每月的经期清除垃圾毒素,但长期亚健康生活,与冷为伴,导致了很多人「后天宫寒」。

子宫是女子体内最怕冷的区域之一,稍微受到寒邪刺激,宫寒了,可能就会痛经、小腹凉、月经推迟、色深有血块的症状,宫寒甚至是子宫肌瘤、卵巢早衰、不孕等问题最直接的导火索。

那我们应该如何快速调理呢?

1、泡脚驱寒 暖宫温经
泡脚作为最便宜也是最实用的养生方式,一直受到男女老少的喜爱,并且它也是一年四季都适用的养生方式。其中龙源家含有红花、艾草、益母草、花椒等植物精华的 [月月轻] 泡脚丸非常适合宫寒人群,在月经期前后泡脚使用,可以逐寒祛湿、暖宫温经、温补气血、红润气色。



PS:月经期间切勿用中药泡脚,用43℃~45℃的纯热水泡脚暖身即可,以免姨妈量来势太汹涌!

2、适度运动
所谓“通则不痛”,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血液循环通畅,有助于排毒和驱寒,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,如果你不愿意做剧烈运动,完全可以每天散步半小时,也能达到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。晚上睡前再泡一颗月月轻泡脚丸,驱寒暖宫的同时,还能放松肌肉、舒缓疲劳、抚慰情绪等,帮助我们更好地进入睡眠。

3、合理饮食
宫寒的病因,其中一条就是过食生冷,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。
在此,也介绍一些补气暖身的食物:

大枣、花生,可以温补气血。
桂圆、肉桂,可以温补,药食两用。
韭菜,可以温补阳气,尤其是壮肾阳。
核桃、芝麻可以温暖脾肾,熬粥或打成粉食用都不错。
羊肉、牛肉,这一类食物是温补的,在夏天也可以适当吃一些。
姜茶,姜能温暖脾胃,同时化寒湿、痰饮,建议女性朋友夏天多饮,尤其在月经前后,可以喝红糖姜茶。
鳝鱼,也可温补气血,活血化瘀。所谓“小暑的鳝鱼赛人参”,原因在于夏天出汗多,气血损耗严重,而鳝鱼正好可以将损耗的气血补上。

宫寒不是病,但也要做好防治,这个冬天,赶紧行动起来吧~睡前泡脚+适度运动+合理饮食,从容面对寒冷天!